二十七、心魔 (一) 羅馬書 7:14-25

在羅馬書第七章14-25 這核心段落中,看來似是很熟悉的情況,因為在此我們看到了自己。有人說保羅在此段中描述一個未信主的人的經歷,但這論點與文內所描述的比較一下,就會見這解釋並不可能。也有人說保羅以一個並不成熟或在後退中的屬肉體的信徒的口吻講述其經歷,這些解釋都很具爭議性。單從這段中保羅慣用的第一身代名辭「我」;此字出現在每一節中, 沒有例外,可見保羅是在描述他的慣常經歷。這說法雖然也有爭議,且會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屬靈如保羅;神如此重用的僕人,也會此不磡?要喊出「我真是苦阿!」的人,怎會是保羅?在此我們不是去硏究討論不同意見的論點,要帶出的是:基督的跟隨者慣常經歷內心的掙扎,衝突,什或爭戰。是每個信徒實際的日常體驗。羅馬書六、七、八這三章有很緊密的連貫性,描述的是一個整全的基督徒生命,要信主的人認真誠實地面對所要應付的問題。保羅多次地說基督徒的生命是一場爭戰,而這不是一場普通的爭戰。他說:「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12)。在他將要功成身退時,他也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提摩太後書4:7)。

一個人如果要跟隨基督,一定會經歷與罪有關的的掙扎,衝突和爭戰。在這一段羅馬書中,保羅說罪的問題其關鍵不單在那裏(外面),也在這裏(裏面),即在我們肉體之中。換而言之,我們的敵人不只是在外面某處,它正在我們裏面,或坦白地說, 它實際就是我們自己。罪正在我們裏面。難怪保羅曾兩次說:「既是這樣、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若我去作所不願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羅馬7:17,20)。這種與罪有關的掙扎,衝突,爭戰是持續性的,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每天都在進行中,每個信徒都不能幸免,故一刻也不能放下警覺。古人說平天下是自修身開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而修身是一門很大很高深的學問,單是「君子慎獨」已是為之不易。偶然有人兢兢業業,循規蹈距的過了一生,滿足了修身的要求,但在晚年時犯了過錯或偶一不慎,引致名譽掃地,正應了「晚節不保」這一說話。放眼世界,「晚節不保」中外古今皆大有人在。

「晚節不保」這一成語很有意思,說出人雖然費了很多努力和工夫,本以為可以完滿收工,但在最後時刻卻生意外,以至前功盡廢。就好像在足球場上,一個球員努力奔跑了大半個場地,费了很大的工夫過五關斬六將,將球帶到敵方球門口,一腳踢出, 但卻力道全無,或大腳踢去卻飛越球門,過門而不入,這是很令人氣餒的,在球賽中卻是屢見不鮮的事。「晚」表示在人的生命中較後的日子,提醒人要格外的謹慎,不要因為是到達尾段便鬆懈下來,因為在「晚」之前的日子,向前瞻還可說是:「來日方長」,但一個人到達「晚」之年,已是:「來日無多」,錯了的要補救可能已是沒有時間了,故此要謹之慎之。在修身的過程中,我們常遇到是的內裏心中有一道坎,非常難以逾越,很容易使人敗下陣來,我們稱之為「心魔」,印度人謂之「劣根性」,在聖經中保羅說這是住在我們裏面的「罪」。在羅馬書七章十七及二十節中他皆提及「住在我裡頭的罪 」一語。究其原因,他說:「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7:14b)。因為這個原故,導至他下的結論:「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7: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