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在患難中的大喜樂

最近身處疫城, 偶爾有機會看到「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背景。據記載,他童年是生長在富貴之家,後來家道中落,一生顫沛流離,雖熱心助人,以有限的醫療知識救助了不少患者,但自己的幼兒於患流行病而死時,他卻束手無策,自己且因喪子之痛而暴飲至病,卒年只是四十八歲。這一代文豪的一生,是何等的唏噓。

生命苦短,人生恆常地處於憂患之中。究其原因,保羅在羅馬書前三章提供的答案是「罪」。苦的原因是罪,結果導至人與神的隔絕及人與人的疏離(罪的工價乃是死)。如何可解決這問題?歷世以來人想盡一切辦法也無從解決。有關的問題,當然,不同宗教有不同的解釋,佛家說過:「人生是苦」而「苦」即「無常」,從聖經的用辭來說即沒有恆常,沒有永恆。是的,人與永恆的創造主隔絕,那裏還有恆常!而罪就正是那隔絕的主要原因。

雖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造物主見憐,如意的事;可喜樂的事,於常人而言,還剩有一、二。舉例而言, 如成家,立業,生兒或育女等,是值得喜樂的事,都是可喜可賀的。就基督徒而言,能因信稱義,藉著主基督得與神相和,本是一大樂事,但為何會像常見的俗世婚姻一樣,開始時一對新人是何等歡喜快樂,對美好的前景滿懷盼望,但不久便因零碎的瑣事而反目,最終常會走上往事只成追憶的境地。難道神設計信主之人的人生是這樣的?是經不起現實的殘酷?在羅馬書5:1-2節中保羅形容因信稱義後的人生是充滿歡歡喜喜的。他說我們「既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得與神相和,我們藉着祂,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的盼望神的榮耀」(5:1-2)。

在這裏,保羅說生命能夠快樂有兩個主要的條件。第一是發生在開始之時:人得與神相和,能脱離與神為仇,不再常在神審判的忿怒之下,這是可喜樂的緣由。在持續性方面,是經歷神恩典的保守,這就是保羅所說的「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得與神相和及能持續享受神不斷的恩典是基督徒人生喜樂的根基。至於神的恩典,保羅如此描述:「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3-5)。是的,人生充滿患難,從舊約聖經到新約聖,這辭彙的出現不計凡許。在羅馬書中的 2:9;5:3;8:35; 及12:12 節中都有提及。保羅以患難為試煉(林後8:2),在患難中會得安慰(林後1:4,6;6:4)。所以他認為經歷患難應看為是快樂(林後7:4;8:2),是美事(腓4:14),是神命定的(帖前3:3),且看為是件榮幸的事,因能在其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欠缺(西1:24)。他常將患難,信心,安慰及平安等辭彙放在一起。並強調神是公義的,必將患難報應在那加患難給我們的人(帖後1:6)。神是申冤的主!

在患難中不要常戚戚,哀嘆命運,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怨氣沖天。因這些都是小人所為。當然,身處患難,要喜樂也不是阿Q 精神。因為人是藉着主耶穌基督而因信稱義,能夠與神相和好,享受神不斷的恩典且有神的榮耀的盼望。這種喜樂不是人自己泡製出來的沾沾自喜,也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內涵天賦,卻是在人自己能力之外而得到的賦與,這是造物主的恩賜,(是一種 given)。就時間而言,第一至第二節所說的:「因信稱義」是過去已成就的事實;「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得與神相和」,是過去發生並延續至今的事;「歡歡喜喜的盼望神的榮耀」是現在且持續至將來會發生的。這喜樂一事, 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都有耶穌基督,神的加持。是保羅鼓勵信徒要恆久操練的美德。至於患難的由來,無論是因為自作孽(導致神的管教,參 來12:5-11)或他作孽,應對的心態都應以喜樂處之。這亦是保羅為何要提醒基督徒「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