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羅馬書6:3-14

這題目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意即積小成多,表明凡事之能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累積而成。很多基督徒以為耶穌為人成就了救贖大工,人便可整世悠閒地行行企企,無所事事,搖搖腿等着上天堂。這想法未免對基督的救贖看得太廉價,也思毫感受不到神對人之重生得救的重視。沒錯,救恩是白白的,不用人出一分力量去參與使其成就, 在這事上,人是完全無力做任何事去成就和自救。這全是神的憐憫與恩典,神所要求人的是「信」。「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減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 3:16)。耶穌的救贖誠然是為人解決了罪的問題。

就如保羅所說「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 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 5:12)。在羅馬書的另一處他也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3:23)。對這指控,人是無法抵賴和卸责的。因為人與生俱來是與亞當結連(這是一脈相承之故),世人承襲了亞當的罪性及其後果,全無辦法去解決和解脫,只有基督的救贖才成就此事。因信稱義,與基督結連,與亞當斬纜。

不但如此,基督的救贖也為人預備了赦罪的賜與:「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吃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9)。神赦罪是基於耶穌基督的救贖大工。這樣,便解決了世人(一)與亞當一脈相承的罪惡捆綁,(二)也解決了「眾人都犯了罪」的問題。基督的救贖幫助我們與亞當斬纜,不再與他結連而與基督結連,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得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的寶座面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 4:16)。但這並不意味信了主的人可以優哉悠哉地如羅書 6:1-2 中所說:「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或「可仍在罪中活著」。因耶穌曾吩作祂門徒的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 28:19-20)。這是基督吩咐信徒為祂作見證,傳福音的命令。為了能作基督美好的見證,得救後的屬靈操練,對信徒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此,我們稱這種操練為成聖的操練。

羅馬書六至八章是教導信徒有關成聖的操練。留意,成聖的操練不是為了得救(因為救恩是白白的,是神給人的恩典),而成聖是為了能作美好的見證。成聖操練雖然聽來是一個很重的名辭,但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像基督。基督要求信徒徒像祂,學祂的樣式,祂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 11:29) 這是主的吩咐。當我們勸人信耶穌時,人們通常會提出的要求是:「如果你叫耶穌出來給我看看,我便會信」。多數信徒都不敢應別人這樣的請求,不敢說:「你現今所看見的便是祂,因我是學耶穌的人,我是基督徒;基督的門徒」。為什麼不敢這樣說?可能因為怕聽到別人的回話:「信耶穌,信得如你這樣,有何好信!」

誠然,救恩是白白的,人不能做什麼去獲取,這全是神的恩典,但這絕不是廉價的恩典。這也不意味得到這恩典的人可優哉悠哉,如常地在罪中過活,只等着上天堂。因耶穌曾吩咐跟隨祂的人要作祂的見證。為了有效地能作耶穌基督美好的見證,基督徒便要下工夫去作成聖的操練。

怎樣操練,保羅在羅馬書 6:3-14 這段中給人一些提示;強調這是一種全人性的參與;包括整個人的知,情與意的投入。在「知」這方面保羅用了頗多篇幅去談及。在 6:3-10 這段中,知/知道出现凡三次,分別是: (i) 6:3-5的「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麼。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 一 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5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ii) 6:6-8的「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7 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8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及 (iii) 6:9-10的「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10 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 。」知識是從不斷的學習,累積而來,這是成聖操練的第一步。但這第一步真的不容易走,古人常說:「萬事起頭難」。人需要有毅力,不怕困難,願意迎難而上才能克服這一步。當然,人的本性往往是趨向懶惰這一面的。明末清初時有位讀書人名叫馮夢龍,他善於撰編書籍, 在他所編的「廣笑府」中有一首名為「怕讀書」的詩,後人將其修改成為不同版本的打油詩。很多人從小學時便會背颂:「春天不是續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得秋來冬至,不如執埋書包好過年。」這樣,很多人便從小學符符碌碌地混過中學,什至大學或以上。但信耶穌絕不是一件能含混而過的事。保羅對那些提議: 「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的說法是絕對否定的「斷乎不可!」他並且說: 「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羅馬書6:1-2)。

知識的獲得是透過學習,但知識本身是水冷的,雖有滿腦子的知識,但全無感受或感情,又能怎樣。沒錯,知識是很重要,不過感受或感情卻能直達人的心底。感情是一種情操,這種情操不是單靠知識的擁有便可產生,而是要透過時間去培育出來的,保羅對培育的方法是: 「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馬書6:11)。「向罪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這種「當看」情操的操練,是日復一日不斷的重覆練習,其原意是要作成「日久生情」,使成為這人真正發自其內心或肺腑的一種情操。

知識學習的累積,內在感情的投入會成為意志運用的很大推動力。在意志運用的實踐上,保羅說: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13 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6:12-13)。「將自己獻給 神」是一種持久性的行動;「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不要「順從身子的私慾」; 和「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易是,這些都是持久性的意志運用或實踐不可忽略的。

最後,保羅對上述論點的總結是: 「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6:14)。這裏所提到的「律法」一辭是下一個論題的伏筆。但也為了要突出信徒是處於神的恩典之下,與猶太人所強調的靠守律法達致稱義或成聖,實有重大的分別。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聖的操練是一種全人參與的操練。包括人的知,情與意的参與。一步一步的走出來,沒有程式,沒有捷徑,唯有靠努力去學習,感情的培育,加上意志實踐的堅持,學習像恩主耶穌,以便更有效地作祂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