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他們是, 我不是

在羅馬書第一章下半章所描述人類所犯的諸多罪行中,有些人會沾沾自喜,以為自己不在這些惡人的行列中。但保羅在第二章起首時便直斥其非說:「你這論斷人的、 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 所行卻和別人一樣。」(羅馬書2:1)

這些人以為自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所看見的都是別人的罪,以為自己所行的一定為造物主所讚賞,是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的人 (保羅指的是他同時代的猶太敬虔自以為有德行的人)。這些人所存的心態是:(一) 表面裝得道貌岸然,(寧可給人知,不可給人見。以為遮掩得天衣無縫)。但他們並不明白罪的真正性質和意義。耶穌說:「凡 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他犯姦淫了。」(馬太福音5:28)。約翰也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約翰一書3:23)。其實「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神所強調的是罪不單展現在人的行為上,也著重其起源自人的內心。他們忽略了神是一位怎樣的神:「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16:7)。自以為義的人對自己的罪是盲目的。耶穌說:「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 、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 眼中的刺。」;「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馬太福音7:4-5;路加福音6:42) 留意:耶穌稱這類人是「假冒為善的人」。

保羅兩次指控這等人習慣批判論斷別人:「你這論斷人的…; 你這人哪、你論斷行這樣事的人…」(羅馬書1a;3a) 他們正是一根指頭指著別人的過錯,卻沒有留意自己卻三根指頭正指著自己。保羅也兩次控告他們:「自己所行的卻和別人一樣。」(羅馬書2:1c,3b)。好批評人是我們人類的一個共通缺點,每人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磪的,自己的標準是最好的, 別人很難比得上,教會中人也不例外。喜歡在別人參與的教會事工上挑毛病,批評論斷,令到別人在事奉上心灰意冷。那些喜愛論斷別人的人還有一個錯誤的僥倖心理,以為自己沒有別人那麼差,不會經歷神的審判。保羅嚴厲地向他們質問:「你以為能逃脫神的審判麼?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羅馬書2:3b-4) 問題是,這樣的人雖然經歷神給他們的恩典 (神給他們豐富的恩慈,寬容和忍耐),他們卻以為是神對他們行為的嘉許,不曉得神的恩慈是要領他們悔改,保羅對他們的責備是對的:「你竟任著你剛硬 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馬書2:5)

神可以人生中的風風雨雨或明媚陽光吸引人親近衪,與衪同行。但神不會被瞞騙,衪的眼目察看一切。詩人大衛說:「耶和華阿、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耶和華阿、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詩篇139:1-4)。 不但如此,人若能上天下地也無法離開那無所不在的神,難怪詩人感嘆:「我往那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那裡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 詩139:7-8)。沒有人能逃離神的審判,保羅說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凡恆心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惟有結黨不順從真理、反順從不義的、就以忿怒惱恨報應他們。」 (羅馬書2:6-8) 人常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因為,審判的是耶和華,衪「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